能力不可靠,靠的是技巧和經驗

剛才發表完今天的iT邦幫忙的鐵人賽文章,隨意在網站上閒晃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滿有感的文章,覺得應該寫篇文章來記錄一下心得感想…

原文是iThome網站的這篇文章,說實在的,在我打算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標題稍微讓我困擾了一下,該怎麼下呢?(延伸閱讀:標題殺人的起源,網路。标题党大全(最恨这种人了!))

「能力強有些時候代表攬事情,」董事長提出他的看法,「會攬事情就會造成壓力點與崩潰點。」我們常說,要教會別人釣魚而不是直接給魚吃,但能力很強的人,難免會不耐煩,就直接拿來做了,結果變成事情都是他在做,底下的人來不及學,或者學了也用不上

這是一段很有趣的內容,身邊在某方面能力不錯的人不少,有些人也真的會覺得”教會你所花的時間我都已經做完了”,因此大多數時候乾脆自己把事情做一做,省得麻煩。

一個團隊的競爭力強弱,不在於最強的那一個有多強,而在於最弱的那一個有多弱。

這一段話的含意似乎需要多加思考?一個團隊的競爭力強弱的確不在於最強的那一個有多強,因為這世界上許多事情是很不公平的,但是唯一公平的就是每個人的時間都只有24小時,所以即使團隊成員中最強的那一個再強,他所擁有的時間仍然是24小時,因此「勤能補拙」、「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情況也許可以預見。但是團隊的競爭力在於最弱的那一個有多弱?我覺得這個點就需要多加思考了…,如果團隊成員中最弱的那一個一直在扯後腿,或者是學習能力、態度、意願等條件都很差,那麼就是另一種的「團隊的競爭力強弱,在於最弱的那一個有多弱」的意思了,我想這應該不需要解釋兩者的意思差別。

文章看到這裡,我腦海中浮現的是我在大學時期的生活。猶記得大一剛到學校電算中心當工讀生的時候,那時我的程式能力雖然不錯,以前也都對網頁設計有興趣,也會一些HTML網頁語法,但是真正要能夠設計動態網頁的能力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只有國、高中時期自己把玩CGI套件架設留言板、論壇等…這些別人已經寫好的系統,並沒有能力自己寫出一個能夠執行的網站系統,所以那時候開始學Asp.Net,使用VB程式語言,並且到書局翻閱VB.Net的書籍,因為高職學的是VB6,雖然有些地方相似,但是也可以說是兩個幾乎完全不同的東西,把以前學到的程式能力和網頁設計的能力結合在一起,練就了今日能夠寫些網路系統的能力。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大二的時候覺得應該把我的經驗和能力傳承教導學弟妹,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夥伴一同分擔系統設計的需求,也才不會中間有斷層產生,所以自告奮勇的向電算中心主任提出這樣的想法,希望能夠借用電算中心晚上沒有外借電腦教室的時間,由我準備教材來教學弟妹,沒想到這樣的想法一提出,電算中心主任馬上同意並且出乎我的預料之外,要求我寫一個報名系統,對全校各系所的同學開放這樣的課程,結果也還真的有非資管系的大學及研究所同學報名,人數多達3、40人。

寫到這裡,並不是要細數我的大學生活,純粹只是有感而發,大二的開課成果,後來的確帶領了幾個學弟妹的能力提升,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個學弟在當時雖然能力不強,一開始也聽不太懂,但是卻很常提出問題,後來當他讀到大三、大四的時候,能力反而已經是班上屬一屬二厲害的人物。

由這位學弟也讓我聯想到我大學的同班同學,也和我是同一個專題組別,當時他的情況和這位學弟或許也相差不遠,也或許我一直持續都會去參加微軟的技術研討會,所以我們兩個之間的技術能力相差比較多,但是我還是不厭其煩的帶領他學習一些技術,最後他的能力也比同專題組中原本能力比較被看好,在班上初期也被認為能力不錯的同學來得優秀,反而是另外那個同學的態度不佳,導致最後反而是專題中扯後腿的一位。

這位在專題組中被我帶領學習技術的同學,在即將退伍的時候又被我說服到我當時上班的公司,在公司內同樣是要求他跟著學習一些較新的技術以提升能力,包括當時許多人都還沒碰過的LINQ,結果後來他換到了別的公司也真的應用上了,在今年微軟的TechDays 2013研討會中我們兩個在午餐的時候閒聊了一下,心裡也替他高興。

不記得哪時候第一次參加微軟的技術研討會,自從知道微軟或其它單位時常都有許多免費的技術研討會可以參加的時候,只要我有時間或是其它事情可以排開,我通常都會報名參加,即使是在大學時期,只要不是期中考或是無法排開的事情,就算是請假或是蹺課我都會想辦法去參加各種的研討會,以增進自己的能力或知識。相對而言,在我這兩年工作或接案子的經驗裡,有一些接案者或公司的技術能力者漸漸的似乎只會固守在已知或舊有的技術能力上,有的時候甚至會對於一些客戶的需求回應「不可能」或是做不到,我甚至聽到有朋友(客戶)對廠商說舊的系統有這樣的功能,而廠商竟然回說「這麼厲害,是怎麼做到的?」…

這或許不能夠怪這些人,也許公司壓了太多的工作在這些人身上,又或許公司對於在職的教育訓練並不夠重視。我有時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會聊到,在這個快速進步且競爭的社會裡,如果公司不夠重視教育訓練這塊,那麼當其它人在進步而你沒有跟著進步的時候,相對的就是你減少競爭力的時候。所以如果公司不夠重視這樣的事情,我想這間公司應該也不容易長遠的走下去,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多人羨慕像Google這種的大公司了(除了薪資的待遇之外)。

能力強的人難免錯估別人的執行能力」這是第二個缺點,「所以有可能交辦很多的事情給屬下,但沒有弄清楚他們到底是否有辦法負荷,因為他認為自己可以,別人也應該可以。」

這段話或許也是我正在學習的部份,但是我覺得更多時候不一定是能力強的人會錯估別人的執行能力,甚至有時候是故意無視這樣的情況存在?(或許只有台灣比較會有這樣的情況?懂的人或許知道我所指的是什麼?!)

能力強的人通常「比較急躁,或者好強、好勝」的想法有點主觀,我認為應該修正為「比較積極,也比較快速下結論」。但因為企業經營、專案管理或者組織管理,都有一個特性,就是資訊不會同時一次到齊,隨著環境與局勢的變化,每天都有新的狀況產生,如果沒辦法評估資訊是否正確的話,能力強與快速下決斷就難免成為負面的事情了。急著想要有產出有結果,但也要兼顧產出與結果的品質,有些事情需要大火快炒,有些需要細火慢熬,需要有經驗與歷練才能運用自如

仔細想想,能力強並不是成功的要件,最主要的是能否真正讓團隊發揮戰力,放下自己的身段與面子,並且嘗試運用授權、溝通、資源調度等方式來達成任務

這段話我想是我需要一直持續學習的部份,學習團隊合作、學習人際互動、溝通,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技巧,如何運用這些技巧所靠的就是經年累月所得來的經驗。

最後我想下個結論,能力強的人許多時候可以把事情做好,不過長久以來卻不一定會成功,會成功的人往往靠的是技巧和許許多多的經驗;一個企業的經營和領導者也不是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強才會成功,而是懂得如何運用許多的技巧、經驗和人際手腕。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